Atelier Bow-Wow:如何通过观察日常去学习设计?
简介 Introduction
你平时有留意人们使用空间的生活习惯吗?或许对你来说,周围的事物已经成为了理所当然的日常。但若细心观察,你可能会开始发掘意想不到的空间并“听”到它们与使用者们的故事。
自从接触建筑学后,我不知不觉在休闲时间也会喜欢观察城市中的琐碎事物。通过散步和摄影,我会发现人们有趣的生活习惯,甚至有些行为让我意识到城市中微妙的空间和“家具”。比如一位老婆婆坐在消防栓上休息,荒废的电话亭成为了人们新的垃圾桶,下雨天时在露天菜市场卖菜的叔叔把泡沫箱搭建暂时性的简易小棚子......
人们的行为即反映当下城市空间与功能的需求。建筑学并不是单单的美学;要学会为人设计必须先理解人类的行为与习惯。比起从上帝的角度去决定空间的尺寸与作用,设计师们不妨尝试观察当地人们的习惯。说不定他们的习惯包含着更多信息去引领我们的设计。
考现学 Modernology
在日本,“街道观察” 这一实践最早可以追踪至1923年,由一名叫今和次郎(Kon Wajiro)的画家及建筑师开始。自从当时东京大地震后,今和次郎便决定记录他在关东所目击到的的一切。通过记录,去了解现代东京人在灾难后如何继续生活。
从日常生活中人的活动姿势,到街道上人的穿搭,甚至到廉价饭堂餐具的裂痕,他都统统在笔记本上一笔笔描绘下来。
今和次郎命名他的研究为“考现学(Modernology)”。在1930年的 “什么是考现学"的宣言中,他描述,他以科学的角度并用最精准的方式记录下当时日本人的生活方式。据人类学教授张展鸿所记,虽然考现学与考古学都通过零碎的线索去推测去重构过去。但考现学更偏向与关注日本现代化后的城市发展、国民生活的变迁、风俗的兴起与遗忘。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或许对周围环境的认知逐渐减少。比起和周围人打招呼,更喜爱和手机上的朋友打招呼;比起和家人朋友一起吃饭聊天,更喜欢滚动手机观看互联网的内容。但越是在这高速发展彷徨的时代,我们越是需要考现学的精神去观察去理解这个时代的需求和文化。
街道观察 Street Observations
受考现学的启发,日本艺术家赤濑川原平、建筑历史家藤森照信与插画家南伸坊在1986年成立了“路上观察学会”,并同年写下《路上观察学入门》这一本书。经过翻译,其他国家也陆续出现这门学问的追随者。建筑界和艺术界也慢慢出现了对民间“野生设计”的兴趣。
赤濑川等人在书中提到在学会成立之前,他们在1970年首次在东京发现了“纯碎阶梯” - 只能走上走下但不能通往别处的楼梯。这种现象大多数发生在旧建筑被改作后遗留下来的产物。赤濑川原平认为这些无用之物十分有趣,并包含着“超艺术成分”。他在美术学校教书期间也经常带领学生们走上街头、实地考察墙壁、电线杆、窨井盖到小广告、路标等日常物品。他认为,日常用品体现出的非正常状态便可以称其为“现代艺术” 。
在《路上观察学入门》的开头,赤濑川原平描述自己从一位艺术少年长大至艺术青年的转变,认为创作不应局限于“方方正正的画框内”,而是“扩散至日常生活空间”。这是当代社会意识艺术可以跳出画框与日常生活结合的重要时期。赤濑川原平也从那一刻开始在道路上开始了自己的艺术创作。这种艺术思路和杜尚(Marcel Duchamp)相似,质问同一类问题:“如果将日常用品送进美术馆并贴上艺术的标签就可以成为艺术品,为什么美术馆外的日常品不能是艺术?”
这一类的观察研究吸引并启发了许多年轻一代的建筑师与艺术家。在建筑界中,一家叫Atelier Bow Wow的工作室受到以上讨论的观察学的启发开始了有趣的设计与研究。
犬吠工作室 Atelier Bow-Wow
Atelier Bow-Wow是冢本由晴(Yoshiharu Tsukamoto)和贝岛桃代 (Momoyo Kaijima)开启的日本小型建筑事务所。两人在东京科技大学相遇并参加了建筑竞赛取得了佳绩。毕业后便决定一起创业,在东京创立自己的研究所。
其中,冢本由晴对乡土建筑特别感兴趣,他提到自己从《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中见识到了即使是非建筑师也能够巧妙地运用当地材料和建造技巧创造出美妙的建筑。而贝岛桃代也喜爱通过观察去了解人们的行为与细节并用画记录下来,近几年她在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ETHZ)作为建筑民族志(Architectural Ethnography)的主席也经常用建筑绘图来记录他们在通过城市观察的发现。
《东京制造》"Made In Tokyo"
《东京制作》是Atelier Bow-Wow 在建筑界中众所周知的手册,同时也是一本让大家认识他们眼中的东京的导览。
被高速公路包围的网球场,神社与写字楼的融合体,卡拉ok旅馆... 这些“怪建筑”在缺乏土地的当代亚洲城市中逐渐诞生。是什么催促东京高速地生产这些?这是我十分感兴趣的问题,也是《东京制作》在探索的主题。如果你也在类似上海,香港,东京等繁忙拥挤的亚洲城市居住过一段时间,你或许会见过类似书中所描述的奇特、滑稽的城市空间。
这些绝对不是设计师会认为是“美丽”的建筑(甚至有点丑陋),也不是正常会去花时间研究的对象。但塚本由晴与贝岛桃代却认为必须这些 “不行建筑”* 正正反映当代东京人的生活习惯于需求,他们也因此在东京展开了一场寻找“怪建筑”的地毯式搜索。
* Atelier Bow Wow 称这些只顾功能,硬塞进去城市中的不合格建筑为“不行建筑" (Da-me Architecture)
“我们可以透过这些建筑发掘问题,推敲是什么驱使人们去创作这一类建筑物。我们希望我们的建筑能和现有的建筑物产生良好的关系与对话。作为建筑师,我们重要的使命是启发我们的社会,但我认为观察周围环境去收集有趣的想法,理解现在人们的居住并支持他们,也是建筑师重要的一课。”
—— 塚本由晴
书中的开头,Atelier Bow-Wow 描述到自从欧洲回来,便对以往居住的东京开始产生疑问以及感受到了东西城市强烈的差异。我们拿意大利或英国这类欧洲国家作为例子。它们即使经过了现代化也依然保留着过去几百年的建筑结构。相对地,东京大部分的建筑都是过去三四十年用现代科技建成的。渐渐地,这座城市被庞大的高楼大厦与住宅占据了。
随着东京高速的经济发展,建筑的需求也逐渐增长。渐渐地,城市中出现了许多用途或结构不寻常的合成建筑物。Atelier Bow-Wow 把收集到的“怪建筑”照片印刷在衣服上,做成周边,放进了一次建筑展览当中。后来因为发现城市中越来越多这一类的建筑,他们便开始为每一栋起了相关的滑稽名字,加深大家对东京城市中的空间印象。直到2001年,他们决定整理它们到一本导览书中,也就是今天的《东京制作》。到了今天,这个项目依然持续进行中。
我个人非常喜爱《东京制作》这一本手册,也认为是适合刚入门建筑理论阅读的小研究。在一百多个“怪建筑”中,Atelier Bow-Wow也有细心用建筑的外貌,用途,整体结构等等类别将他们归类。我认为这往往是空间的局限和优先考虑实用性的思想导致这一类的非建筑形成。多亏手册中的“怪建筑"我们才能够真正见识到东京的全貌,是什么区分建筑与非建筑,以及认识建筑物可以以什么方式和形态去包容多功能。
宠物建筑 Pet Architecture
在塚本由晴他们写下《东京制作》的期间,他们也重新认识到隐藏在东京中的极小空间。他们为这些小空间起了个可爱的名字:宠物建筑。
刚出版时,书中唯一的例子"Pet Architecture 001" 是一个小小的房地产商铺。一条只有0.8m狭窄的走道,只能让人们一个个排队进入(并且大概只能往一个方向)。这个小空间既尴尬又可笑,却反映着当代东京的城市规划问题与心理。人们遇到没被用上的小空间的心理:“真浪费”,便会生产这种躲在城市角落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迷你建筑物。
像东京一般的高密集城市,一条小巷或者建筑中的空隙,建筑也有可能可以诞生。虽然宠物建筑并不是可以让人自由伸展双腿的舒适空间,但或许它是一个激发建筑师们对小空间的想象力的前例。我们可以想象建筑功能与城市空间之间关系与碰撞,从而创造出前所未见的建筑。
观察 ->设计
Observation -> Design
Atelier Bow-Wow 的研究围绕着建筑行为学(Architectural Behaviorology)这一主题。它们希望通过观察人们的行为而从中抽取并优化创造出这种行为的空间。这一类研究让他们重新察觉每座建筑周围独特的环境并展现建筑有机性(不需要像现代主义的功能优先)。
"人类的行为是设计的最佳资源。” —— 冢本由晴
迷你公共空间 Mini Public Spaces
受到东京建筑的启发,Atelier Bow-Wow自己的“宠物建筑”作品往往在一个神奇的尺度上,也喜欢把观察到的物品结合起来创造新的空间。比如在2002年的白色轿车屋台项目中,他们融入了当地的食物、文化、交通、创造出符合当地的移动建筑。
屋台,是一种在日本常见的行走餐车(我在博多市经常看见)。大家在灯火下吃着温暖的食物,喝着清酒欢快地聊天,是非常温馨欢快的城市体验。
刚好在这座叫十日町的城市经常下雪,Atelier Bow-Wow 便决定使用白色去表达他们的建筑。
在第一次使用这辆屋台车时,它们更是精心准备了白色的食物(当地的豆腐和萝卜等)来配合建筑的色调。
这里再一次,我们见识到他们用空间欢快地做了一场行为艺术。
艺术展览 Art Exhibitions
自《东京制作》受到建筑与艺术界的好评后,Atelier Bow-Wow被世界各地的展览组织邀请,希望他们在当地美术馆为城市设计一款独特的“宠物建筑”。起初,他们认为始终很难创造出一些在原本在意外之间诞生的宠物建筑。但随着旅途,他们发现每座城市的人们都在公共场所中展现出不同的娱乐方式。最有趣的是人们的行为通常都会利用用当地的现有工具和物品。
在上海,他们作为访者第一次见识岛一大批自行车同时四面八方地穿越繁忙的大马路、聚集几代同堂的老弄堂、和在公园里下象棋和茶的老爷们。但随着上海的高速城市化,许多往日的“日常”渐渐被遗忘,周围的旧建筑也陆续被贴上了“拆除”的标签。
于是,塚本和贝岛便尝试用观察到的行为与空间结合成了一种新的迷你建筑/家具。桌子,椅子,单人床等等都与自行车合体让他们的家具自行车(Furnicycle)逐渐有了不同的形态。
像“家具自行车”这种如同社会性实验的设计十分罕见,巧妙地让人们重新思考他们与文化,城市与物品的关系。我认为在观赏这件作品时,我们可以稍微远离实用性的角度。反而利用Atelier Bow-Wow的行为学与民族学去看待这一作品更能够体现它的文化价值。
他们的展览之所以在世界各地获取成功也正是因为他们能够意识到每一座城市人们的独特行为与文化亮点,随后在自己的作品中突显优化这一特色。
房子与犬吠工作室
House & Atelier Bow-Wow
即使在自己的房子和工作室,Atelier Bow-Wow的设计依旧以行为作为中心进行设计。通过剖面透视图,让非设计师的人们也能够理解建筑的里外关系和人们的行为。
他们的住宅不仅是它们的生活研究的结晶,也是塑造他们向往的生活的空间。两人经常在厨房煮饭并与工作室的人们分享。他们认为除了空间以外食物和各种物品也可以在人与人之间创造美好的生活回忆。
反思与结语
“如果本土居民比建筑师更了解他们的生活诉求并能自己创作属于自己的建筑,那建筑师还有必要存在吗?”在大学期间,我们曾经围绕过这个问题展开一连串的辩论探讨。但自从看了Atelier Bow-Wow的研究后,我渐渐意识到建筑师存在的意义,以及周围环境带给我们的启发。
城市一直是多元化,经常改变的地方。与其去塑造一种新的建筑言语然后祈求他永恒,不如塑造出继承乡土建筑那般精神的建筑,让其咏唱那片土地的身份。当你学会开始利用双眼去发掘周围人们和空间的千姿百态,你也同时在加深你对世界与自己的认知。
关于作者
小鱼(简称鱼)现居加拿大,对建筑界时而兴奋时而迷茫。喜爱阅读和分析不同设计背后的小故事和理论。建筑系毕业后想向更多人分享自己的故事去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设计的意义。
相关书籍